国产精品一区一影视_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66_在线不卡国产午夜电影_黑色丝袜美腿性爱一区二区

在線咨詢
咨詢電話
掃一掃
返回頂部

曹聚仁


       曹聚仁(1900—1972),民國著名記者、作家。浙江浦江墩頭鎮(zhèn)蔣畈村(今屬蘭溪梅江鎮(zhèn)蔣畈村)人。畢業(yè)于浙江第一師范。1922年到上海,任教于愛國女中、暨南大學、復旦大學等校。曾主編《濤聲》、《芒種》等雜志??谷諔?zhàn)爭爆發(fā)后,任戰(zhàn)地記者,曾報道淞滬戰(zhàn)役、臺兒莊之捷。1950年赴香港,任新加坡《南洋商報》駐港特派記者。50年代后期,主辦《循環(huán)日報》、《正午報》等報紙。后多次回內地,促進祖國統(tǒng)一事業(yè)。著有《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》、《萬里行記》、《現(xiàn)代中國通鑒》等。


       1900年6月26日(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五月三十日酉時),出生于浙江省浦江縣蔣畈村(現(xiàn)為蘭溪市梅江鎮(zhèn))。
       1904年——1911年,在父親曹夢歧先生創(chuàng)辦育才學堂學習畢業(yè)。
       1915年——1921年,考進浙江省第一師范學習畢業(yè) , 師從單不庵、陳望道等。
       1922年——1937年,在上海各中學大學任教,期間奮發(fā)投稿并創(chuàng)辦積極報刊《濤聲》,踴躍活動于上海文學界,與李公樸、史良等為救國會領導人之一。1927年與魯迅相識后成為文友 。
       1937年——1945年,為戰(zhàn)地記者,1938年4月7日“臺兒莊大捷”由其先發(fā)。同年受中央通訊社聘任為戰(zhàn)地特派員。1939年在皖南相識葉挺,陳毅將軍。1941年受蔣經國委托,創(chuàng)辦《正氣日報》等。
       1945年——1950年,在上海各大學任教,拒臺留陸迎接解放。曹聚仁晚年

       1950年——1972年,在香港有關報刊謀職,并創(chuàng)辦《新生年代》、《熱風》、《循環(huán)日報》等刊。期間數(shù)次回大陸,受到毛澤東、周恩來、陳毅多次接見。1972年7月23日病逝于澳門。按周恩來總理指示“葉落歸根”,安葬于南京雨花臺側望江磯。后移葬至上海福壽園陵園。




       曹聚仁(1900-1972年),字挺岫,浙江省浦江縣南鄉(xiāng)蔣畈村(今屬浙江蘭溪市)人。1916年秋,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;五四運動中任學生自治會主席,主編《浙江新潮》。


       1922年來到上海,創(chuàng)辦滄笙公學,并在愛國女中任教,于《民國日報》副刊《覺悟》上長期撰稿。1923年5月,與柳亞子等人成立“新南社”,并成為章太炎入室弟子,在上海文化學術圈聲名鵲起。


       “九?一八”事變爆發(fā)后,曹聚仁和朋友們創(chuàng)辦《濤聲》、《芒種》等刊物,為《社會日報》寫社論,為《申報》副刊《自由談》撰稿,再次成為上海望平街的活躍人物,與魯迅等交往甚密。1934年與陳望道等合編《太白》期刊,任《太白》月刊編委。1935年,主編《芒種》,反對以林語堂為代表的論語派,


       魯迅主動投稿予以支持。同年,他與鄒韜奮、沈鈞儒等成為抗日救國會11名委員之一。1937年“八?一三”淞滬抗戰(zhàn)爆發(fā),曹聚仁“脫下長袍,穿起短裝,奔赴戰(zhàn)場”,開始“書生有筆日如刀”的戰(zhàn)地記者生活。由于他對淞滬戰(zhàn)場出色的現(xiàn)場報道,不久被國民黨中央通訊社聘為戰(zhàn)地特派記者。曾首報臺兒莊大捷和首次向海外報道“皖南事變”真相,1941年,在江西贛南的蔣經國邀其創(chuàng)辦《正氣日報》,任總編輯,使該報成為當時東南三大報之一??箲?zhàn)期間,他巡游東線戰(zhàn)場江西、福建、浙江等地,寫下了大量的新聞報道、人物通訊和戰(zhàn)地雜感,廣為《東南日報》、《前線日報》、《大剛報》、《立報》(香港)、《星島日報》(香港)等報刊登載,部分內容甚至編入戰(zhàn)時教科書。 


       抗戰(zhàn)勝利后,國民政府論功頒獎,曹聚仁獲得“云麾勝利勛章”。他重新回到上海,過起編報、教書的生活。他起初負責《前線日報》編務,后因國共關系愈加復雜,導致言論、報道無所適從。便把新聞工作重心轉移到香港《星島日報》。作為《星島日報》的外勤記者,這份境外報紙為其采寫和發(fā)表通訊提供極大便利。從此,他迎來了新聞生涯中“偉大長篇通訊的黃金時代”。


       早在1943年春,曹聚仁即與商務印刷館的王云五先生會晤,透露自己準備編寫戰(zhàn)史的計劃。1946年夏天,曹聚仁蝸居上海家中,埋頭撰寫《中國抗戰(zhàn)畫史》,舒選配圖片,半年時間完成編撰工作。1947年5月,《中國抗戰(zhàn)畫史》由聯(lián)合畫報社正式印行。 


       1950年,曹聚仁赴香港任《星島日報》編輯,并主辦《學生日報》、《熱風》,還為新加坡《南洋商報》寫特約文章,1959年后同林靄民合辦《循環(huán)日報》、《循環(huán)午報》、《循環(huán)晚報》。在此期間,曾擔任國共特使頻繁往來于海峽兩岸。


       1972年7月23日,曹聚仁在澳門逝世,周恩來總理蓋棺定論稱贊他為“愛國人士”,并指示“葉落歸根”。骨灰送至南京,安葬于雨花臺側望江磯。后移葬于上海福壽園陵園。



下一條 邵飄萍
上一條 陳望道